今天的行程主要為姬路城,
由神戶三宮搭乘阪神電車至姬路..
因為是睡到自然醒,
所以自然避開了上班人潮...
我喜歡坐在第一節車廂,
因為可以欣賞電車前面的風景...
剛好旁邊一列JR貨車同方向,
竟然超車...
從電車裡遙望明石大橋,
等逛完姬路城回來後,
再從舞子站下車
觀賞明石大橋的落日.....
抵達姬路站後,
覺得應該要先填飽肚子再逛姬路城,
聽人家說,JR姬路站地下街
有一家炒麵看起來不怎麼樣,
但是事實上好吃得很,
就來排隊試試吧!!
看起來真的不怎麼樣吧!!
不過真的好吃,非常入味,
尤其是炒麵裡的豬肉最好吃,
加上麵裡的高麗菜,
更豐富了口感,
難怪這麼多人吃....
看很多人點姬路玉子燒,
所以也就點來嚐一下味道,
個人覺得味道是還可以,
但是口感有點不太習慣,
軟軟糊糊的,
沒有辦法吃太多....
填飽肚子之後,
往姬路城前進,
從消防栓蓋上,
可以明顯看到姬路城的代表物白鷺....
抬起頭來望一望...
姬路城就在眼前
姬路城由於其白色的外牆,也被稱為白鷺城。
為日本最具象徵意義,且保留度最為完整的城堡,
與名古屋城、熊本城並列江戶時期三大天守之一,
也是日本首批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走過護城河上的櫻門橋,再穿過大手門,
(附註一提:這個大手門是1939年重建)
就來到來到姬路城園區境內
可惜不是櫻花季,
花季的時候應該會有許多人在櫻花樹下賞花吧!!
菱の門
隨著幕府時代的結束,
明治政府因為擔心舊諸侯擁兵自重,
使得日本絕大多數的城堡都被拆除,
由於年代久遠的姬路城保存良好,
於是在當時的日本首相伊籐博文
的努力下而保留了下來,
但是陸軍省又為了想省去維護經費而打算拆除,
這次是因為姬路駐軍中村大佐的努力,
使得姬路城得以續存至今,
中村大佐顯彰碑
就是為了紀念這位讓姬路城得以續存的軍官...
整座城易守難攻,
若要進攻天守閣,
一路上坡就算不抵抗也夠你受的....
牆邊的洞稱之為狹間,
若有敵人來進攻時,
士兵可以躲在洞後方
由於外窄內寬
因而方便防禦而不利於攻擊。
直立的長方形是利於弓箭,
而圓形或三角形利於步槍使用。
通往天守閣有許多的門,
這些門都有一個特色,
那就是又矮又窄...
又矮又窄的門,就算是一堆士兵要進攻天守閣
應該是會塞在門口,守軍只要以逸待勞即可....
姬路最早於1333年由赤松則村在姬山建立城寨,
於1346建城。1609年七層樓天守閣完工。
再來有明治大修理、昭和大修理......
1945年二戰時躲過了空襲影響
1993年被選為世界文化遺產
2009年開始平成修理並於2015年正式完工...
參訪天守閣的第一步便是脫鞋,
服務人員會提供塑膠袋讓遊客的鞋子方便提著...
從天守閣二階鳥瞰.....
可惜不是櫻花季,
否則映入眼簾的應該是一片花海....
上圖東大柱與下圖西大柱分別是
姬路城大天守結構的主力
參觀的時候覺得很納悶,
雖然知道陡斜的梯子具有防禦的功能,
但是古時候住在這裡的人不會常常摔跤嗎??
天守閣最上層的一個小神社
長壁 ( 邢部 )神社
為姬山的地主神
這是當時武者的密室,
空間非常狹小
要能從這裏躲藏並且突襲敵人,
我想身手一定要很矯健吧....
天守閣內,可以看見許多的武器掛處,
其實我一直很難想像,
裡面的空間其實沒有很大,
真的有辦法幾這麼多人嗎???
筋交也稱之為筋違,
是利用木頭斜撐來進行補強...
這是在姬路城整修之前
先做好的模型
讓整體維修能更有效率